闲聊 —— 《论语 述而第七》
个人只是瞎说
今天偶然有翻起来了之前买了但是没有看完的《论语》(杨伯峻先生 译注版)。正好看到了最新的述而篇,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查了些资料。查了资料以后觉得更有意思了,于是决定将这些资料以及自己个人一点点的小想法分享出来。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是谁
我们得先说说冉有是谁。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名求,字子有,所以大家也叫他冉有。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为人多才多艺、性格谦逊、长于政事。政治能力较强,名列“孔门十哲”之政事科(孔门十哲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小伙伴查查资料,下面仅列出这十个人)。
#孔门十哲
-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 言语:宰我、子贡。
- 政事:冉求、子路。
- 文学:子游、子夏。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
冉有问(子贡):“我们的老师孔子会赞同/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 夫子:之前大家一直都叫孔子叫做孔夫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叫做夫子?有种说法是说,孔子之前担任过鲁国的大夫(旧时官职,君王的顾问),所以称之为夫子;另一说,就是对老师的尊称。个人觉得,这里显然是后者。
这里的卫国国君是谁呢?是卫出公。
卫出公,您瞅这名字,就不咋顺利。卫出公是卫灵公之孙,为灵公长子蒯聩之子,这里有个小故事。
讲故事之前呢,为了避免混乱呢,咱们就称卫出公为孙子,卫灵公长子蒯聩(kuǎi kuì)为大儿子,卫灵公就叫卫灵公。
卫灵公是个昏庸的君主,他的正妻是南子,而南子传言是个荡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咱们等会儿再说)。大儿子蒯聩虽然是长子,但他并不是南子所生,也就是妾生的庶子。大儿子与嫡母南子关系不好,想要密谋干掉嫡母。但是大儿子找的人不靠谱,还没动手就泄密了。卫灵公知道以后,很生气,大儿子很害怕,就逃到晋国去了。
人生下来就是要死的,君王呢,也是这样。卫灵公将死之际,就想立小儿子公子郢当君王,但是公子郢没有接受。死后呢,正妻南子还是想让公子郢继位。公子郢觉得应该让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卫灵公的孙子继位。南子同意了,于是大儿子的儿子就变成了卫出公。
本来也没啥事了。可是大儿子蒯聩(kuǎi kuì)就有点崩溃了:我是长子啊,我是太子啊,按理说应该我当这个老大啊,凭什么儿子你当君主啊?应该你爸爸我坐在那个位置上啊。你在搞什么啊?儿砸。
大儿子蒯聩就躲在晋国和晋国的国家顾问(秦昭公时期的大夫)赵简子就琢磨,自己怎样才能回国当老大。我们这个赵简子虽然叫简子,但是他并不简单,他是《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您就琢磨,简单的人他也当不了国家顾问啊。于是,在赵简子帮助下,大儿子就想回国赶走自己的儿子,自己当老大。
孙子卫出公心里琢磨:你啥意思?你想做这个位置?没门儿。然后就派兵去打自己的老爹。
总结一下:就是庶子要杀父亲的正妻;父亲一生气,儿子一害怕,儿子就逃跑了;父亲将家产留给了孙子;儿子觉得家产应该是自己的,就想赶走孙子(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孙子就叫人打儿子(也就是自己的父亲)。
这里,就是冉有问子贡,孔子对当前这个孙子卫出公是什么态度。因为这个时候,孔子和他的学生都在卫国,而这个孙子对孔子还很尊敬,态度极好。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这里就是说子贡呢也不知道孔子会是什么态度。于是,就说:“(我也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态度)。得嘞,我去问问老师。”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这里又有一个小故事,就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伯夷和叔齐都是纣王末期一个小国家孤竹国的王子。伯夷是君王的长子,也就是大哥,理论上应该他继位。但是君主呢,特别喜欢另外一个儿子叔齐,于是就内定了让叔齐继位。弟弟叔齐觉得这样不合适,不愿意和哥哥争夺王权,就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哥哥觉得定了弟弟,那就应该是弟弟的,也不愿意当这个君王,也离开了这个国家。于是,孤竹国的王位就给了另外一个儿子,弟弟叔齐的二哥仲冯。
从德行上看,这两个人都不为了名利而伤害亲情,是值得称颂的。
子贡是有文化的,他知道这个故事啊。他也是有头脑的,于是进了孔子的房间,也不直接问说:”老师啊,你对当前这个孙子卫出公是什么态度啊?“,他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老师,你觉得伯夷和叔齐这两个人怎么样?“
孔子是有文化的,立马就知道子贡想问什么,于是回答说:
“这两个人都是古代德才兼备的人。”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前面那个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还有后续:大哥伯夷和弟弟叔齐离开自己的国家后,听说武王的父亲西伯侯姬昌人品很好,就去投奔他。姬昌死后,儿子武王就要打纣王。兄弟二人曾经劝阻过武王,认为这是犯上作乱,武王没有听从。
武王伐纣成功后,建立周朝。兄弟二人对武王很不满,对此抗议,两人认为自己是商朝人,不能够吃周朝的大米(周粟),就隐居首阳山,吃野菜树皮为生,最终饿死。
子贡知道这个故事有后续啊,当时一般人都认为:大哥会埋怨父亲不传位给自己而传位给三弟,自己为了遵从父命不得已去国怀乡,因此心生怨恨;而弟弟认为大哥可能争权,毕竟大哥名正言顺,所以让位,因此心生怨懑。于是,子贡进一步又问了一句:
这两个人会心中有所怨恨吗?
孔子也知道弟子内心困惑的点,于是说:
大哥伯夷遵从的是父命,这是孝道;三弟叔齐是尊敬兄长。两个人是互相谦让,按照自己内心的所想(仁)行事,又怎么会心生怨恨呢。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贡是个聪明人啊,他知道老师这是告诉他伯夷和叔齐两个人对于王位是互相谦让的,老师是赞同这种行为的,所以对孙子卫出公的态度也自然是不喜的。子贡出门就告诉冉有:
咱们老师并不是很赞同孙子卫出公这种父子争权的行为。
写在后面的序章:南子与孔子的绯闻
前面有提到卫灵公的正室南子貌美如花,可惜是个荡妇,到处与人厮混。公元前496年(此时她老公卫灵公还在位),南子就派人去见孔子,孔子推辞再三,最后推辞不过还是去见了南子。
子路听到这件事了,很不爽,他又是个直性子,就说,老师你怎么这样子呢,啊?孔子就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也就是:
子路啊,你还不了解我嘛。我如果做了什么有违礼仪道德的事情,那么老天爷是不会放过我的(这里相当于发誓了)。
后续:大儿子蒯聩兵变,子路战死
子路很多人都知道,中小学课本里都有他的故事。子路当时在大儿子蒯聩的外甥孔悝(不是孔鲤)下面任职。
大儿子想要兵变,于是挟持了自己的外甥孔悝,想要外甥参与,这样自己的胜算会很大。挟持后,子路知道这个消息立马快马加鞭去救援。到了后,骂了大儿子蒯聩一顿,就和对方几个人打了起来。打到一半系帽子的带子被对方兵器划断了,子路就说:“君子即使是死,也不能让头上的帽子掉了。”就去系帽子,结果被敌人所杀。
大儿子蒯聩对子路很生气,就下令让人将子路的尸体剁成肉酱。从此,孔子再也不吃肉酱了。
PS:孔子本人是很喜欢子路的。曾经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就是说:
“如果有一天梦想终究遥不可及,那么我就泛舟海上,任意漂泊。那么时候,陪在我身边的,恐怕只有仲由(仲由,字子路)吧”。子路听到很开心。
对于子路之死,孔子其实早有预言,论语有写: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边,样子正直而恭敬;子路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的样子温和快乐。孔子很高兴。但他说:“像仲由这样,(过刚易折)恐怕得不到善终。”
个人闲聊
前面我说过,个人有两个人生的导师,一个是孔老师——孔子,另一个是“费老师”——费曼。这两个人一方面是对后世的教育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另一方面作为师长,也无可挑剔。
少时读《论语》多是按照书本上进行照本宣科,之乎者也之类的。真正注意到孔子是因为戴建业老师在超星上的公开课上谈到了孔子的那句“点!尔何如?”:
曾点啊,你未来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呢?
当时有很多硕士博士生各种的自杀事件。似乎自己的导师也没有问过我“尔何如”。亦师亦友这种关系其实是最好的。如果老师过于高高在上,那么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今天写这个,只是因为根据这段话了解了很多历史。自己查了下,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做个小分享。其中难免疏漏多多,如果有小伙伴发现,烦请指正。
参考
-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 百科
- 中国哲学书电子计划
- 明伦月刊,台灣省私立明倫文教基金會